第386章 回家(万字大章,求月票)(4/8)

作品:《大奉打更人

极。”

他一路走,一路说,引得城中百姓驻足围观,议论纷纷。

“护国公?是楚州的那个护国公?镇北王屠城案里助纣为虐的那个?”

“回来的好,自投罗网,快盯紧了,别让他们跑掉,咱们去府衙报官。”

“你们别急,听他说啊,布政使郑兴怀勾结妖蛮,害死镇北王,蒙蔽使团........这这这,到底怎么回事?”

“莫非,那个楚州布政使才是害楚州城破灭的罪魁祸首?”

市井百姓听惯了这种反转案件,就像说书人老生常谈的忠良被陷害,最后得到反转。

这样的戏码他们最熟悉了。

“肯定是假的,楚州城就是镇北王害的,你们忘了吗,使团里可是有许银锣的。许银锣会冤枉好人吗。如果那个什么布政使是奸贼,许大人会看不出来?”

“有道理。”

周边的百姓深以为然。

京察之年,京城发生一系列大案,每次主办官都是许七安,那会儿他从一个小铜锣,渐渐被百姓知晓,成为谈资。

云州回来后,他的名声上了一个台阶,从谈资变成烈士。真正大爆的是佛门斗法,力挫佛门后,他成了京城的英雄,随着朝廷的邸报发往各地,更是被大奉各地的百姓、江湖人士津津乐道。

凝固了庞大的声望。

天人之争则是巩固了形象和声望,他存在老百姓深深的脑海里,还有梦里,心里,以及吆喝声里。

所以,相比起阙永修的血书,周遭围观的百姓更愿意相信被许银锣带回来的楚州布政使。

很快,楚州都指挥使,护国公阙永修返京,手捧血书,沿街状告楚州布政使郑兴怀的事情,随着围观的群众,迅速散播开。

一时间,镇北王屠城案变的愈发扑所迷离。

...........

事情发生后,阙永修立刻被禁军接到宫里,单独面见皇帝。

不多时,皇帝召集诸公,在御书房开了一场小朝会。

元景帝坐在书案后,文官在左,勋贵宗室在右。案前跪着手捧血书的阙永修。

“诸位爱卿,看看这份血书。”元景帝把血书交给老太监。

后者恭敬接过,传给皇室宗亲,然后才是文官。

曹国公大步出列,愤慨道:“陛下,郑兴怀勾结妖蛮,害死镇北王,罪大恶极,当诛九族。”

礼部侍郎皱着眉头出列,“曹国公此言过于武断,郑兴怀勾结妖蛮,然后害死了自己全家老小?”

一位郡王反驳道:“谁又能确定郑兴怀全家老小死于楚州?”

东阁大学士赵庭芳大怒,疾言厉色道:

“倘若郑兴怀勾结妖蛮,那位斩杀镇北王的神秘高手又是怎么回事?他可是指名道姓说镇北王屠城的。使团亲眼所见,亲耳所闻。”

曹国公冷笑道:“那神秘高手是谁?你让他出来为郑兴怀作证啊。一个来历不明的邪修说的话,岂能相信。”

右都御史刘洪大怒,“就是你口中的邪修,斩了蛮族首领。曹国公在蛮族面前唯唯诺诺,在朝堂上却重拳出击,真是好威风。”

这章没有结束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!

不等曹国公驳斥,左都御史袁雄率先跳出来和政敌抬杠:“所谓非我族类其心必异,刘大人不要忘了自己的身份。”

刘洪冷笑:“非我族类,能使的动镇国剑?”

“够了!”

突然,元景帝猛的一拍桌子,眉眼含怒。

护国公阙永修见状,立刻伏地,哭道:“求陛下为我做主,为镇北王做主,为楚州城百姓做主。”

元景帝缓缓点头:“此案关系重大,朕自然会查的一清二楚。此事由三司共同审理,曹国公,你也要参与。”

说完,他看一眼身边的大伴,道:“赐曹国公金牌,即刻去驿站捉拿郑兴怀,违者,先斩后奏。”

曹国公振奋道:“是,陛下圣明。”

.........

出了宫,魏渊疾步追上王首辅,两位权臣没有乘坐马车,并肩走着。

这一幕,在诸公眼前,堪称一道风景。多年后,仍值得回味的风景。

“我劝过郑兴怀,可惜是个犟脾气。”魏渊声音温和,面色如常。

“他要不犟,当年也不会被老首辅打发到塞北。”王首辅冷笑道:“真是个蠢货。”

也不知是在骂郑兴怀,还是骂自己。

魏渊淡淡道:“上次差一点在宫中抓住阙永修,给他逃了,第二天我们满城搜捕,依旧没找到。那时我便知此事不可
本章未完,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......... 大奉打更人 最新章节第386章 回家(万字大章,求月票),网址:https://www.88gp.org/103/103691/402.html